热点资讯

你的位置:星辉开户 > 关于星辉开户 > 古人梅雨泡茶,今人何处闲饮?

古人梅雨泡茶,今人何处闲饮?


发布日期:2024-07-11 18:25    点击次数:130


古人认为 梅雨是美好的事物,将从屋檐流下的雨水承接在盆里,然后舀入容器里贮存起来。《 清嘉录》记述了 苏州居民收集雨水泡茶的习俗,这个季节的天落水,顺势而为,成了留客饮茶的上等好水。雨天闲饮,应选择适合地点、场合,本文作者为今人找到了哪些闲饮好地方?

雨天留客闲饮茶

文 / 王太生

落雨天,最惬意的事,莫过于留客闲饮茶。这亦是江南梅雨天常有的事。

留客闲饮茶,宾主列坐,案几上,几盅茶盏,丝丝微漾。这样的雨天,絮叨絮叨,谈的都是家常话、应景话。要紧的话、正式的话,已经说过,现在下雨,雨滴打在屋顶噗噗有声,说话声被雨声淹没。

我的眼前出现一幅古画。画中有两个雨天喝茶的人,离我很远,大约是在宋朝。

南宋 佚名 《饮茶图》

闲饮茶,传神之处在一个“闲”字。人闲,听雨声;人闲,闻鸟鸣;人闲,桂花落(当然仲夏尚无桂花,有细如黄粟米的无患子花粒,纷纷凋落,倒是得桂花几分神韵);人闲,来喝茶。

再者,雨天闲饮的舒适之处,还在于空气湿漉,茶香妙味润喉,饮茶人气定神闲。

梅雨天,好多东西在微微呼吸。草,在微微呼吸;树,在微微呼吸;茶,在微微呼吸,甚至池中鱼,甩一甩尾,吐一串清冽气泡,也在微微呼吸。

雨天闲饮茶,杯中映着一棵烟树。这棵树,站在窗外,树干、树叶湿漉漉的,成为饮茶人周遭的风景。

雨天闲饮,应选择适合地点、场合,正所谓今日好风致。

明·文徵明《惠山茶会图》

古宅饮。外面下着雨,几个朋友坐在一间老房子里,雅集聊天。室外雨打竹叶,或芭蕉叶,屋内茶香氤氲。间或,有人来,亦有人离开,打一把伞,穿过花影乱摇的鹅卵石小径,人影消失在叠石假山的转弯处……

廊下饮。吾乡有旧迹“春雨草堂”,一溜烟草,满堂风絮,水意澹澹。堂前有拱回走廊,可供人闲坐。想从前,主人于雨落时节,呼朋唤伴,饮于堂前,品珠兰、茉莉花茶,谈诗论画,自是文人雅集。廊下饮,一半是品饮,一半是风雅;且饮且赏景,揽物于怀,清风拂面,花香舒展肺腑。旧年,吾乡老宅大院里,还有兄弟坐于祖宅廊沿,喝茶聊天。这样的房屋结构,房子的主人在正屋之外留出走马廊沿,以便进出。晚餐后,雨点淅沥,不便外出,遂置一方桌,坐于堂前,慢条斯理地闲饮。

花前饮。花是绣球,被梅雨洗得透亮。在公园亭廊里闲坐,自带一杯茶,坐于砖砌的廊栏上,旁植绣球,一簇一簇浑圆硕大的绣球花,于青绿叶丛间,躲闪迎迓。绣球在夏天开好长时间的花,白、蓝、粉色,或玫红、水蓝,触手可及。雨天闲坐亭廊,雨不停,茶且慢慢啜饮。

明·唐寅《事茗图》

对山饮。对着一架青山饮茶,山野清气扑面而至。坐于山村堂屋,门外远处,是一抹连绵隐约群山。某年,我在雨天于徽州古村就遇见这样的古民居,闲坐高旷厅堂,手摸桌上茶壶,举目可见门外起伏青黛,如一道弧线。近处檐滴之声,远处溪流之声,汇成一片。这天地之间的雨,织成雨帘,山、树、房子……浸濡成水墨画。

临水饮。这样的雨天饮茶,当在江南古镇的某个窗口。人坐临水吊脚楼上,河道上桨声欸乃,此时白瓷盏里,数朵茉莉花瓣遇水复活,在水中舒展。当然,雨天到古镇拜访朋友,走过那座湿漉漉的石桥,叩开小院木门,主人待客人的最佳方式,也是坐于临水处,聊天饮茶。

明 谢时臣《风雨归村图)(局部)

古人认为梅雨是美好的事物,将从屋檐流下的雨水承接在盆里,然后舀入容器里贮存起来。《清嘉录》记述了苏州居民收集雨水泡茶的习俗,“居人于梅雨时备缸瓮收蓄雨水,以供烹茶之需,名曰梅水。”这个季节的天落水,顺势而为,成了留客饮茶的上等好水。至于茶味如何?“茶为水骨,水为茶神,梅雨味亦甘和。啜茗之趣在茶鲜水灵。”

雨天喝茶,正值梅子熟。

楼下有人栽两棵杨梅树,仲夏亭亭,枝叶繁茂。杨梅树在我家乡很少,倘若手捧一杯茶,对树饮,见果挂满枝,姗然可爱,必是心情大悦。

明 沈周《杨梅图》

文章编辑:何晶 ;新媒体编辑:郑周明